化濕藥:蒼術
距離2020中醫(yī)內(nèi)科主治醫(yī)師考試還有三個月的時間,為幫助大家復習,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中醫(yī)內(nèi)科的備考資料,一起來看看吧!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化濕藥:蒼術。
蒼朮
【藥用】菊科草本植物茅蒼朮Atractlodeslancea(Thunb.)DC.或北蒼朮A.chinensis(DC.)Koidz.或關蒼朮A.japonicaKoidz.exKitam的根莖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燥濕健脾,祛風濕,解表,明目。
【臨床應用】1.用于濕阻脾胃、脘腹脹滿,寒濕白帶,濕溫病以及濕熱下注、腳膝腫痛、痿軟無力等癥。
蒼朮溫燥而辛烈,主要用于寒濕較重的癥候一般以舌苔白膩厚濁作為選用的依據(jù)。由于其燥濕力強,濕去則脾胃得以健運,故稱其功用燥濕健脾。臨床用治濕阻脾胃,而見脘腹脹滿、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、舌苔白膩厚濁等癥,常與厚樸、陳皮等配伍應用;用治寒濕白帶,可配白芷同用。本品雖屬溫燥之品,然燥濕力強,又每配合清熱之品以治濕熱為患之證,如濕熱白帶,又可配知母、苦參、墓頭回;濕熱下注、腳膝腫痛、痿軟無力,可配黃柏、牛膝、苡仁等同用;濕溫病證可配石膏、知母等同用。
2.用于風濕痹痛、肢體關節(jié)疼痛。
本品既能溫燥除濕,又能辛散祛風,散除經(jīng)絡肢體的風濕之邪,對寒濕偏重的痹痛尤為適宜,可配合羌活、獨活等同用。
3.用于風寒表證。
本品辛散,兼能散寒解表,適用于感受風寒濕邪的頭痛、身痛、無汗等癥,常與羌活、細辛、防風等同用。
4.用于夜盲、眼目昏澀。
蒼朮生用有明目之功,為治夜盲要藥,可與豬肝或羊肝、石決明等配伍同用。
此外,本品氣味芳香,又能辟穢,民間每于夏歷端午節(jié)用蒼朮與白芷在室內(nèi)同燃,用以辟疫。經(jīng)近人實驗,此法確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。
【處方用名】制蒼朮(用米泔水浸透,再蒸黑,減少辛燥之性。)
炒蒼朮(用麩皮拌炒至微黃色為度,減少它辛燥之性。)
生蒼朮(用米泔水浸潤,切片,曬干。藥性較辛燥。)
茅朮、炒茅朮、焦茅朮、灸茅朮(麩皮拌炒)
【一般用量與用法】一錢至三錢,煎服。
【按語】1.蒼朮苦溫,能入脾胃,燥濕健脾,以除寒濕中阻之癥;辛香且主行散,祛風勝濕,以治風濕痹痛之候。兼能發(fā)散除風濕在表,且可明目愈雀目夜盲。
2.蒼朮性偏溫燥,易于傷陰,以濕濁內(nèi)阻、舌苔厚膩者用之為宜。如陰虛有熱、大便燥結(jié)及多汗者,不宜應用。然雀目夜盲之癥則不必拘于有濕才可應用的說法。
【方劑舉例】平胃散(《和局方劑》):蒼朮、知母、陳皮、甘草治嘔吐腹瀉,上腹部痞滿疼痛。
二妙散(《丹溪心法》):蒼朮、黃柏。治下肢紅腫疼痛,痿弱無力。
白虎加蒼朮湯(《活人書》):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、蒼朮。治濕溫,汗多,身重足冷;或濕痹化熱,以及夏秋季高熱,具頭重如裹,胸悶,口可不欲飲,關節(jié)疼痛,舌苔白膩者。
神朮散(《和局方劑》):蒼朮、高本、白芷、細辛、羌活、川芎、甘草、生姜、蔥白。治外感風寒濕邪,發(fā)熱惡寒,頭痛項強,肢體酸痛者。
【文獻摘錄】《本草通玄》:「寬中發(fā)汗,其功勝于白朮,補中除濕,其力不勝白朮。大抵卑堅之土,宜以白朮以培之,敦阜之土,宜于蒼朮以平之。」
《藥品化義》:「味主辛散,性溫而燥,燥可去濕,專入脾胃,主治風寒濕氣,山嵐瘴氣,皮膚水腫,皆辛烈逐邪之氣也。統(tǒng)治三部之濕,若濕在上焦,易生濕痰,以此燥濕行痰;濕在中焦,滯氣作瀉,以此寬中健脾;濕在下部,足膝痿軟,以此同黃柏治痿,能另足膝有力;取其辛散氣雄,用之散邪發(fā)汗,極其暢快?!?/p>
《本草正義》:「氣味雄厚,較白朮愈猛,能切上切下,燥濕而宣化痰飲,芳香辟穢,勝四時不正之氣;故時疫之病多用之。最能驅(qū)除穢濁惡氣,陰霾之域,久曠之屋,宜焚此物而后居人,亦此意也。凡濕困脾陽,倦怠嗜臥,胸膈滿悶,甚則??脹而舌濁厚膩者,非茅朮芳香猛烈,不能開泄,而痰飲彌漫亦非此不化。......而脾家郁濕,或為??脹,或為腫滿,或為瀉泄瘧痢,或下流而足重跗腫,或積滯而二便不利,及濕熱郁蒸,發(fā)為瘡瘍流注,或寒濕互結(jié),發(fā)為陰疽酸痛,但有什濁不可見證,茅朮一味,最為必需之品。是合內(nèi)外各病,皆有大用者?!?/p>
推薦閱讀:
新課上線!2021年中醫(yī)內(nèi)科主治醫(yī)師輔導課程超前預售開啟了!
官宣!2020年中醫(yī)內(nèi)科主治醫(yī)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已公布!
以上內(nèi)容由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小編編輯整理,更多醫(yī)考資訊、資料,歡迎登陸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查看!